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省委关于网络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,积极响应“千名志愿者进百村”网络普法活动号召,紧密对接大中专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中的网络普法进农村专项要求,景德镇学院于7月13日组织志愿服务队来到王港乡高沙村围绕网络安全法、数据安全法、个人信息保护法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方面开展网络普法进农村志愿服务,以青春智慧播撒网络法治的种子。
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此次普法实践,将其视为服务地方法治建设,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契机,学院多院系联动,精心设计活动方案,聚焦农村地区网络诈骗、个人信息泄露、网络谣言传播等突出风险点,精心打磨普法内容与形式,确保知识传递精准有效。

在高沙村的法治文化广场,青年志愿者在参观完法治长廊后,便化身“乡村网络法治使者”,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进行宣讲,并和参加活动的村民互动沟通交流,着力打造“沉浸式”普法体验,还重点讲解了《民法典》、《网络安全法》、《数据安全法》等核心法规,剖析“刷单返利”、“养老投资”等本地高发网络诈骗套路。
开设智能手机应用实操课,手把手指导村民安全设置支付密码、识别钓鱼链接、举报不良信息,赠送图文并茂的《乡村网络风险防范手册》。村民们纷纷表示,参加这次活动增强了他们的法治意识,也提升了他们的识骗防骗能力。学院带队老师江霞琴表示,此次网络普法意义重大,它可以帮助大家认清网络法律边界,引导村民理性看待网络热点,规范网络行为,促进社会和谐。